2018年安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

2019年03月28日 08:24:45
来源:https://www.kuke99.com
浏览量:5535

  在前面,库课网校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安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现在为大家整理的是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童鞋们可以对照答案看看练习的如何。

  一、单项选择题

  1. A【解析】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

  2. C【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 A【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4. A【解析】题干所述反映了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5. B【解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6. A【解析】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7. C【解折】学生的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消除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正确的。

  8. 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9. C【解析】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题干所述属于本体性知识。

  10. D【解析】在基本内容上,课程计划主要是指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1. D【解析】综合课程是指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是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12. B【解析】教学结构是指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又称教学环节)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内容、起点等主要因素之后,如何将这些因素有效地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从教学结构的角度加以设计。

  13. B【解析】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乃至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

  14. A【解析】略。

  15. A【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

  16. A【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17. A【解析】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题干所述体现了行动研究法的内涵。

  18. C【解析】新课程结构的内容之一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9. 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题干所述反映了小芳性格结构中的态度特征。

  20. C【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21. B【解析】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谈梅生津属于词语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 是人类特有的。对于“望梅止渴”而言,当其单独作为一种事实出现,即以眼前见到的梅子作为条件刺激时,应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当其作为典故出现时,是以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的第二信号系统。故最佳选项是B项。

  22. C【解析】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针对李军上课做鬼脸的行为,老师和同学们采用忽视的方式,使李军的不良行为因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少,这是采用了消退法来矫正李军的行为。

  23. D【解析】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当一 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她)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24. 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25. C【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体现的就是发散思维。

  26. D【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火灾发生时,人们的惊慌失措属于应激的表现。

  27. D【解析】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三种。其中,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阅读时对注意的调节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

  28. B【解析】多血质的人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

  29. A【解析】略。

  30. C【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 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二、多项选择题

  1. AB【解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习者、被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2. AC【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3. ABCD【解析】总体看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

  4. ABC【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5. ABC【解析】智育的具体任务有:(1)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2)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智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6. CD【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A 项属于复述策略,B项属于精加工策略。

  7. ABC【解析】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D项写作属于心智技能。

  8. AC【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学习平行四边形知识对梯形的学习有帮助,体现的是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习知识的促进作用,因此 A、C项正确。

  9. BCD【解析】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独特性)等特点。目前常以发散思维的特点来代表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0. BC【解析】认知力和记忆力属于智力因素。

  三、判断题

  1. X【解析】从我国教育的传统和现实来看,我国的学生观基本上是一种“外铄论”的学生观。

  2. √【解析】略。

  3. X【解析】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 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4. X【解析】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 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5. X【解析】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 简述新课程背眾下,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⑴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⑵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措施。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4. 简述有效复习的方法。

  (1)复习时机要得当;(2)复习方法要合理;(3)复习次数要适宜;(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5)注意用脑卫生。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如何正确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教师怎样做才能处理好这种关系?

  (1)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

  ①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制约学生的主动性。相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越高,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反过来,学生主体作用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 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的处理:

  ①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有成效的教学的普遍规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位的检查者,他能够引导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耑要的人才。

  应当指出,教学中一切不民主的强迫灌输和独断专横的做法,都算不上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②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解决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要建立合作、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和谐环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征和个别差异,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引发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2.作为教师,你班上有不爱学习的学生,你如何培养和激发他的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的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②设置合适的目标;③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 水平;④表达明确的期望;⑤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⑥合理运用外部奖赏;⑦有效地运用表扬;⑧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2) 学习动机的培养: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③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⑤培养对学习的兴趣;⑥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