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综合模拟试题

2017年01月13日 11:31:28
来源:www.kuke99.com
浏览量:1454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小题)
1. “教学相长”一语出自___________。
A.《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道德经》
2. 卢梭的人性观是___________。
A. 性善论
B. 性恶论
C. 性不善不恶论
D. 善恶兼有论
3. 《教育漫话》一书是___________的著作。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4. ___________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
A. 教育评价
B. 教育目的
C. 教育体制
D. 教育方法
5. 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__。
A. 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方法
6. 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是:___________
A. 个人本位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目的论
C. 神学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7. 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教学法是___________。
A. 快乐教学法
B. “纲要信号教学法”
C. “掌握学习”教学法
D. 导学式教学法
8. 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___________。
A. 小班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
D. 分组教学
9. 1902年清政府仿照日本的学制颁布了___________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新学制
D. 壬子癸卯学制
10. 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教育体制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规划
D. 教育制度
11. 美国学者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_。
A. 心理模仿
B. 生物本能
C. 人的理性
D. 生产劳动
12. 中国施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____________。
A. 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13.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与____________。
A. 幼儿园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
14.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____________。
A. 学科课程论
B. 活动课程论
C. 实质教育论
D. 现代课程论
15. 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A. 巩固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16. 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_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方
B. 品德评价法
C. 榜样示范法
D. 陶冶教育法
17. 欧洲封建社会中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是____________。
A. 六艺
B. 七艺
C. 七技
D. 四学
18. 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存在差异,这说明教育具有______。
A. 永恒性
B. 继承性
C. 阶级性
D. 历史性
19. 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A. 鲁迅
B. 蔡元培
C. 陶行知
D. 杨贤江
20.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育家____________的信条。
A. 鲁迅
B. 蔡元培
C. 陶行知
D. 杨贤江

21. 我国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A.《学记》
B. 《中庸》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论语》
22. 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____________。
A. 《理想国》
B. 《论演说家的教育》
C. 《大教学论》
D. 《教育论》
23.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_____。
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24.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________。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谈话法
D. 陶冶法
25. 在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贯彻________原则的要求。
A. 循序渐进
B. 因材施教
C. 启发性
D. 巩固性
26. 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___________。
A. 文化知识教育
B. 艺术教育
C. 读写算教育
D. 军事体操教育
27.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
A. 皮亚杰
B. 赞科夫
C. 维果茨基
D. 苏霍姆林斯基
28. 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 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有重要影响
B. 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D. 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29. “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________。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洛克
30. 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________。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育目标
D. 培养目标
31. 夸美纽斯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____。
A.《普通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大教学论》
D. 《爱弥尔》
32. 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______。
A. 起决定作用
B. 不起决定作用
C. 不起作用
D. 起加速作用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________?
A. 1993年
B. 1986年
C. 1996年
D. 1995年
3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________具有重要的作用。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主观能动性
35.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A.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 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
D. 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36.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指教学原则中的________。
A. 直观性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7. 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________。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38.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案的国家是________。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39. “双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和________。
A. 基本技术
B. 基本智力
C. 基本素养
D. 基本技能
40.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________。
A. 后勤工作
B. 管理工作
C. 教学工作
D. 科研工作

41. 在近代,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爱弥尔》
B. 《大教学论》
C. 《普通教育学》
D. 《教育论》
42. 在封建社会时期,欧洲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
A.“四艺”
B. “五艺”
C. “六艺”
D. “七艺”
43.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 。
A. 遗传
B. 身体素质
C.生理成熟度
D. 个体活动
44. 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________三门课程中。
A. 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
B. 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C. 教育学、管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D.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行政学
45.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________特点。
A. 主体性
B. 创造性
C. 间接性
D. 示范性
46. 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称为 。
A. 教学
B. 教学过程
C.上课
D. 课堂讨论
47. 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称为 。
A.教学原理
B. 教学规律
C. 教学原则
D. 教学要求
48.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试图解决问题或得出某种结论的教学方法是 。
A. 谈话法
B. 讨论法
C. 提问法
D. 访问法
49.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 。
A. 编写教案
B. 设计板书
C. 分配教学时间
D. 设计教法
50. 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 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C.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D.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51. 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____。
A.《爱弥儿》
B. 《教育漫话》
C. 《大教学论》
D. 《人的教育》
52. 教学是:___________
A. 教师教的活动
B. 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53. 在奴隶社会时期,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四艺”
B. “五艺”
C. “六艺”
D. “七艺”
54.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 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 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55.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 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 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 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56.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 成立了班委会
B. 开展了班级工作
C. 形成了正确舆论
D. 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57.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于1930年出版的______。
A. 《普通教育学》
B. 《新教育大纲》
C. 《教育学》
D. 《教育原理》
58.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
A. 社会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科学技术
59. 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应以能力发展为主而相对忽视掌握知识的理论主张称为 。
A. 现代教育论
B. 传统教育论
C. 实质教育论
D. 形式教育论
60. 根据评价的性质和作用,旨在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上的证明的评价类型是 。
A. 形成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标准性评价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小题)
1.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____________现象。
2. 在欧洲封建社会,曾出现过______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两种教育系统。
3. 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
4.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
5.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德育过程是由相互制约的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 和德育方法。
7. 教学评价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总结性评价和____________评价。
8. 中外教育家曾提出了很多德育原则,其中赫尔巴特提出____________原则。
9.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_______。
10. 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想是指____________和注入式。
11.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12. 针对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应做到_____________。
13. 我国唐朝,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两馆”,其中两馆是弘文馆和________。
14. 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____________。
15. 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_____________以及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6.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______________。
17.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心理模仿论,二是________论。
18.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此观点是教育家_______提出的。
19.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课的类型有两种,____________和综合课。
21. 备课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__和________。
22.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________和________。
23. 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_______、________和法纪教育。
24. 课的类型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双基”教学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26. 我国中等教育承担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和________。
27.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28.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
29. 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理论的争论。
30.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________和________。
31. 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 。
32. 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33. 一般来说,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称为 。
34. 教师的素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它们是职业道德素养、 和能力素养。
35. 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工作方式,称为 。
36. 将学生按照年龄和学业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
37. 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特点是自愿、灵活和 。
38. 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39. 1957年,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_______的劳动者。
40. 在评定学业成绩时,除了百分制记分法,还有一种基本方法是 。
41. 凡是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活动,称为 。
42. 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43.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并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___________,时间是1912年。
44. 在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 。
45.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 。
46. 青年初期又称 期,相当与高中阶段。
47. 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___________。
48. 根据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观点,学习者自身去探讨和发现问题,直至得到确认为止的一种学习方式是 。
49.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 。
50.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线式,二是 。

三. 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小题)
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2.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3.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 简述教学评价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5. 简述现代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6. 我国学制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7. 简述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8. 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9.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0. 教育应如何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11. 简述我国中小学应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
12.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3. 简述教育学和教育科学的关系?
14.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素养?
15. 简述中小学开展课外校外活动的要求。
16. 广义的教育是指什么?狭义的教育是指什么?
17. 什么是教育目的?什么是培养目标?
18.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哪几大类别?

四. 论述题(每题12分,共6小题)
1. 请结合教育实践,论述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德育原则。
2. 试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分析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和积极意义。
3. 结合实际试论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规律。
4. 为什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5.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贯彻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6. 试述对一个合格人民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