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知识整理(5)

2017年01月12日 15:09:07
来源:www.kuke99.com
浏览量:1777

第四章 学生

一、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选择。2002。10、2003。4)

a.个体差异由遗传素质决定。

b.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c.基督教的“原罪说”

d.性善性恶论:

孟子(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教育应该引导儿童固有的良知。

荀子(性恶论):

强调教育对儿童的改造和外塑。

e. 高尔顿的血统论。(补充)

2。环境决定论(养育论)

洛克的教育万能论。白板说。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重视教师权威和书本知识、学校纪律的特点。(选择)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选择)

3。辐合论:施太伦。“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二、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皮亚杰:

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选择。2003。4)

2。杜威

与皮亚杰相比,杜威更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3。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简答。选择。2002。4、2003。4、2002。10)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遗传素质只是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提出了儿童“发展的权利”问题。

三、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1。儿童个体的发展(名词解释。2002。4)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教育不等于发展

2。儿童发展的规律(简答。论述。2002。10。( 选择 )

(1)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凌节而施”(违背了阶段性)

“拔苗助长”(违背了顺序性)

(2)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选择)

“关键期”

a.语言敏感期(0~6岁)

b.秩序敏感期(2~4岁)

c.感官敏感期(0~6岁)

d.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e.动作敏感期(0~6岁)

f.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g.书写敏感期(3.5~4.5岁)

h.阅读敏感期(4.5~5.5岁)

i.文化敏感期(6~9岁)

(3)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选择)

(4)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选择)

“勤能补拙”、“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和互补的协调性 (选择。2004。4)

 

 

3。教育和儿童的发展 (简答、论述。2002。10、2004。10)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教育如何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是什么?)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4。学生主体性与教育

a.学生主体性(名词解释。2004。4)

b.主体性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

教育过程中如何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简答)

(1 )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尊重学生的选择。

(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热门标签: